工業經濟基礎扎實。由傳統小五金向現代五金制造業不斷邁進。2015年統計,三次產業結構比例1.8:60.1:38.1,是全省工業占比最高的縣(市)。被評為全省工業強縣(市)綜合評價先進單位,考核得分列全省同檔次第三名。財政管理績效綜合評價全國第十一名、全省第一名。先后被省政府列為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范區、省首批區域國際品牌創建試點單位、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深度融合試驗區,是全省首批20個工業強市(縣)試點之一,也是省永康(包括武義、縉云)五金產業集群的核心。擁有省級經濟開發區、現代農業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浙商回歸創業創新園三個省級工業發展平臺和10個重點工業發展基地。全市現有五金生產企業上萬家,從事五金產業人數超過30萬人,五金產品達1萬多種,五金企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90%。五金產品行銷世界,其中不銹鋼保溫杯、電動車產量和出口量居全球第一,10多種產品銷量居全國之最,100多種產品銷量居全國前三位,成為全國最大的防盜門、電動工具、電動剃須刀、拖拉機、柴油機生產和出口基地,中國五金商標品牌基地、餐廚用品國家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永康五金”成為浙江區域品牌,永康(含武義、縉云)五金產業集群被列入浙江省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范區。在原有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汽車及配套零部件、以現代農業機械為主的裝備制造、以傳統五金提升的現代五金三大支柱產業基礎上,著力打造汽車制造及零配件產業、現代五金及家居用品(門業、杯業、餐廚用品)、先進裝備和材料制造(現代農業機械、新材料、金屬材料)、信息經濟和現代服務(信息產業、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總部經濟、會展服務、商貿流通)、文化影視和休閑旅游(文化產業、影視制作、休閑運動、旅游)等“五大百億產業”。
創業創新氛圍濃厚。2015年,全市在冊主體總量達到69933戶,注冊資金達到774.97億元,企業數量同比增幅11.22%,資金注入同比增長17.44%,在冊企業集團46家。規上工業企業623家,其中億元以上的企業186家。全市在冊私營企業20824家,同比增長19.12%,注冊資金達到558.43億元。先后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科普示范市、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縣)市和省級科技強市、省級知識產權示范創建市。18家企業參與4項國家標準、13項行業標準制修訂。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0個、中國名牌6只、出口質量安全示范企業3家、省著名商標75個、省知名商號31家、省名牌產品60個。
經濟活力不斷增強。現已建成以中國科技五金城為龍頭,市內外14個五金專業市場為輔助,上萬個五金代理商為網點,覆蓋全國、行銷世界的五金市場營銷網絡。中國科技五金城榮膺中國十強品牌市場、全國誠信示范市場、省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省五星級文明規范市場、省重點市場,是目前規模國內最大的五金專業市場之一,現有營業面積83萬平方米,設有日用五金、電動工具、機械設備等19個交易區,匯集上萬種五金產品,產品輻射全國各地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5年,五金城實體市場成交額達410億元,同比增長6.2%;網上市場交易額達260億元,同比增長17.6%。總投資10億元的永康國際會展中心,占地17.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6.2萬平方米、室內標準展位3500個、室外展位1500個。去年9月成功舉辦的第20屆中國五金博覽會,實現交易額134.5億元,同比增長6.8%,洽談科技項目(技術)215項。已成功舉辦七屆的中國國際門博會也逐漸成為國內外享有聲譽的專業展會。“中國?永康五金指數”向全球發布。投資50多億元、占地620畝的永康總部中心被列為省首批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全國首個縣級中國總部經濟實踐研究基地。
社會事業協調推進。以“三治(治污、治臟、治亂)四化(潔化、綠化、美化、文化)”為載體,協同推進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示范文明城市、省雙擁模范城、金華精品城市創建。著力學校布局優化調整,順利通過國家級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評估認定,被列為全省民辦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縣(市)。推進城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全市創建省級衛生鎮1個、衛生村7個,金華市級衛生鎮5個、衛生村16個。大力推進古山小城市培育和中心鎮建設,芝英鎮創建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創森”工作力度大,成功爭創省級森林城市,被評為全國森林防火工作先進單位,省1818平原綠化行動先進集體,創建省級森林城鎮7個、省級森林村莊17個、金華市級森林村莊222個。先后獲得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廣播電視先進市、文物工作先進市、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先進市,省級文明城市、教育強市、體育強市、衛生強市、園林城市、廣播新聞協作先進集體特等獎、國防動員先進單位、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優秀縣(市)、十二五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實施示范(縣)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縣)市、紅十字工作示范(縣)市等榮譽稱號。連續9年被評為省平安(縣)市。
農業農村亮點紛呈。農業發展有特色,亮點多。宋朝貢品方山柿色澤橙黃鮮美,果汁豐富甘醇,被中國經濟林協會授予中國方山柿之鄉;紅富士葡萄多汁爽口,香甜味濃,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授予中國紅富士葡萄之鄉稱號;方巖綠毫茶葉曾獲中國精品名茶博覽會金獎;風味獨特的永康菜干曾獲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鵝肥肝被譽為食品之王,聞名遐邇。全市擁有省老字號農業品牌3個、省名牌(農、林)產品7個、省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省示范性專業合作社10家,已形成五指巖生姜、楊溪稻米、偉豐兩頭烏等一批特色優勢農產品基地。先后榮獲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市)、全國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試點(縣)市,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優秀單位、農房改造優秀(縣)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優勝(縣)市、大禹杯金獎、農民培訓優秀(縣)市、糧食生產先進(縣)市、重大農業植物疫情防控工作考核優秀單位等榮譽和省美麗鄉村創建先進(縣)市,全市創建全國宜居示范村1個、創建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7個、創建金華市級美麗鄉村精品村11個。
|